1840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百年屈辱的开始。经过工业革命后的大英帝国军力强盛,国库却捉襟见肘,为了弥补与华贸易逆差而向清朝倾销鸦片。然而,清廷的虎门销烟只是作为英国侵华的幌子;在中英第一次战争中,英国仅仅以47艘舰船4000人的陆军兵力,以极其微小的代价轰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划割租界、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平条约"下赤裸裸的不平等关系引得列强纷纷仿效,从此开启了长达百年的近代屈辱史。
1840,一个将中国历史划断的数字。这一年,英国人凭借其坚船利炮击碎了清政府兴盛的表象。站在不对等的弱势地位,这位国际政治的初学者开始了他艰苦而屈辱的救赎之路。
图1 鸦片战争前形式图
(资料图)
然而,在鸦片战争之前。一个大清属国--缅甸,在历时61年的抗英过程中与清朝的委曲求全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背景
18世纪中叶,强盛的缅甸东吁王朝(想了解更多关于东吁王朝,请阅读《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被雍牙籍王朝取而代之。它对内通过镇压屠杀孟族人,对外扩张(想了解雍牙籍王朝对清朝的侵略,请阅读《乾隆"十全武功"中最滥竽充数的胜利--清缅战争》)来巩固政权。自1752至1819年几乎年年都有战争。这些战争使得生产力下降,人口锐减。然而朝政和晚清何其相似的腐败,执政者横征暴敛,官吏不法、贪污,人民一直生活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之下。
图2 英国光荣革命
与之相反的英国自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后,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颁布了数以千计的"地""法令,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地获得增长和扩大,国力蒸蒸日上。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由一个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以便推销廉价商品和掠夺原料。1818年英国占领了马拉特联邦,完全控制了整个印度,与之接壤的缅甸自然成为英国下一个殖民对象。
另外,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也在积极的争夺海外殖民地。特别是在中南半岛的越南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之后,开始向西扩张,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的矛盾加剧。特别是在1819年占领新加坡,以此控制马六甲海峡之后,处在其势力范围之内的缅甸自然成为其征服对象。
不同于亚洲的在绝对君主之下的民不聊生,西方列强在战火的洗礼下逐渐走出了一条民主与重商的道路。以英国为例,从1215年的《大宪章》到1688年的《权利法案》,英王彻底失去立法权;通过英西海战、英荷海战与欧陆战争等不断地征战,英国逐渐构建了横宽全球的殖民地体系;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大英帝国的生产运作方式因资本介入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而将这个日不落帝国带向了更高的辉煌。
然而,盛名之下却是一个长期徘徊在财政问题边缘的帝国。曾经的殖民地确实带来过优厚的利润,但随着殖民地建设投资的增长,海运的成本一直高居不下,以至于这些远在他乡的产品成本比本土生产还要高。殖民地最终成为帝国的负担。但为了解决燃眉的财政之急,又不得不继续开拓殖民地。
当英国征服孟加拉时,不仅对法国带领下的印度同盟作战产生了巨额军费,而且他们所征服的孟加拉产品正在失去欧洲市场。印度仅棉花还有利可图。但美国很快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惠特尼轧棉机,印度的产品完全失去了其优势。与此同时,英国引以为傲的羊毛制品却在炎热的印度完全没有市场。
情况就是这样:失掉印度帝国会使英国破产,但要维持它又会使我国财政紧张,以致引起破产。
--约翰·狄金逊《官僚当局对印度的管理》
就在此时,印度东部的缅甸进入了英国人的视野。
战争之前的试探
缅甸具有丰富的柚木和矿产资源,以及面积广大的稻田,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的自然原材料是相当丰富。同时,在地理位置上缅甸西部和西北部与中国接壤,途径缅甸可直插中国的后门,所以缅甸成为西方殖民者争相夺取的对象。
其实在英缅战争之前的东吁王朝时期的1511年,率先开启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人就占领当时重要的马六甲,并以此为据点,向中南半岛沿海地区和东南亚海岛地区扩张。1519年以后,葡萄牙人先后在马都八和沙帘建立商馆。
英国对缅甸的渗透与侵略活动相对于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而言,来的较晚。但早在161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就在沙廉建立商馆;1687年侵占了尼格莱斯岛,后来被强大的雍籍牙打败之后,重新收回。18世纪40年代,英法都插手干涉缅甸的内争,英国帮助缅族人与得到法国支援的孟族人交战。两个殖民主义国家与他们所扶持的君主各怀鬼胎,就争夺中南半岛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开展展开漫长的代理人战争。1795到1818年间,英国先后六次派出使者到缅活动,企图诱迫缅甸签订不平等条约,但却始终没有得逞。
首战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1822年,缅甸对曼尼普尔邦和阿萨姆邦的征服使得英属印度和缅甸王国之间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英国在加尔各答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和若开邦對缅甸王国的叛乱,同时,加尔各答单方面宣布察查县、贾因提亚受英国保护并派驻部队。英军对新占领地的越境袭击令缅甸颇为恼火。缅甸在英国的屡次挑衅之下决意开战,并计划吞并东孟加拉以巩固新占领的曼尼普尔邦和阿萨姆邦。
1824年1月缅军集结的精锐部队驱赶叛军到了若开邦边境,而英国也出动了自己的军队拦截缅军。但双方的第一次交火并没有挡住势如破竹的缅军。缅甸部队在被称作"欧洲部队难以逾越的屏障"的丛林中作战十余年,调度、作战显得游刃有余,一度攻占了科克斯巴扎尔。缅军的胜利在吉大港和加尔各答引发了极度的恐慌。东孟加拉的欧洲移民甚至组织了民兵部队,大部分东印度公司船只的船员登陆以协助加尔各答防御。
节节大胜的缅军却忘记了英国人的航海能力。1824年3月5日,英国印度殖民当局以缅军准备进攻吉大港为借口,向缅甸宣战,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对于蓄谋已久的战争,动员了11500名英军抵达仰光,战前英国战备物资准备充分,武器配备也完胜缅军。与之相反的缅甸由于准备不足,军费以及人员严重不足,武器也严重落后,加之雍牙籍王朝的镇压政策与大规模屠杀,军民士气上也有所消弭,在抵御外敌入侵的爱国热情上严重不足。
图7源自百度图片;
编辑:二杆子
校对:大鱼
"南线英军配备了优质的枪支弹药,另有大炮四十门;由运输舰和六十匹马力的轮船运送士兵,数艘巡洋舰护航;此外有炮舰六十,登陆艇亦如此数,各配十八磅炮一门。"--《仰光史》
图3 英国海军进入仰光港
5月11日英军在仰光登陆,仰光被英军轻而易举的占领。5月17日缅甸的马赫班都拉率领缅军在孟加拉境内的拉穆附近打败英军。而英军在仰光的登陆,颇有点"围魏救赵"的影子。在得知英军登陆仰光之后,不得不回师驰援国内;缅军一直处于进攻态势,双方一直在仰光附近交战。
1824年12月9日,缅军在仰光附近的战斗中被英军大败,同时英军的援军也陆续赶到。在1825年4月1日开始强攻达努彪防线,缅军不得不撤退。10月2日双方开始做停战谈判,由于英方的停战要求,缅甸无法接受,此次谈判失败之后,双方继续交战;在缅甸的进攻下,虽然取得部分胜利,但最终战局还是以失败告终。
图4 第一次英缅战争
孤注一掷的缅甸孤军深入包围卑谬城,成功切断了该城与外界的联系。然而在英国人的火枪和火炮面前,身先士卒的缅军指挥官阵亡,从此缅军一触即溃。缅甸方面只有重启和谈。
12月30日再次恢复停战谈判,1826年2月英军占领杨达波,首都阿瓦岌岌可危。24日缅王孟既北坡签订《杨达坡条约》。
1. 将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若开邦和丹那沙林在萨尔温江以南的部分割让给英国;
2. 停止一切对察查县和贾因提亚的干涉;
3. 分四期支付一百万英镑的赔款;
4. 允许互相派驻外交代表;
5. 在适当的时候签署通商条约。
英军在这次战争中以阵亡15000人,支出1300万英镑的军费,差点使得印度陷入经济危机的惨重代价,才赢得第一次迎面英缅战争。缅甸则因为战争失去了重要的精锐部队与将领,损失了整整一代人;沉重的赔款使缅甸的财政遭到毁灭性打击。缅甸被条约彻底地削弱。
再战战败,丧失下缅甸
在第一战争后的26年的时间里,英国因忙于其他地区的殖民地争夺,无暇顾及缅甸没有进一步侵占缅甸的领土。1849年在完全征服印度以后,开始酝酿第二次侵缅战争。
1852年4月乔治·兰伯特前往缅甸处理《杨达坡条约》的一些小问题,缅甸当局立即作出让步。然而兰伯特所采取的封锁仰光港,并夺取蒲甘王的皇家船只的过激做法最终升级了两国冲突。缅军于1852年4月5日炮击马达班港,同时英军率领3个孟加拉步兵旅,12个印度团,加上其他兵种共计2万人沿江而上。然而王室内部出现主和与主战之争,是战是和始终没有定论。特别是长期遭受压迫的掸族与得楞族均对英军入侵一兵不发,坐视缅人流血。
图5 第二次英缅战争形势图
10月9日缅军在迪贝因领主的带领下仅做了轻微抵抗便撤退。而英军按照作战计划于12月20日攻占勃固省(缅甸南部靠近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沿海的各省、邦)之后,开始主动休战,印督公告白古属英,至此下缅甸也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英缅战争在没签署任何条约的情况下结束了。这一次拥有出海口的下缅甸被强占,使其完全被封锁在内陆。随后缅甸发生了宫廷政变,蒲甘王被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敏袍推翻。敏袍立即求和。英印帝国已经率先单方面宣布柚木森林划为英方领地,但新上位的敏袍并不承认这样的领土划分。在条约未签订的情况下,这篇争议领土为下一次英缅战争埋下了灾祸的种子。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内部并不是一直对外支持战争,同时代的查理德·科布登严厉抨击了东印度公司的炮舰外交政策,以及将赔款提升100倍的做法。他还批评了上层选择"冲动易怒"兰伯特作为外交负责人的失误;如果选择缅甸社会和外交事务方面经验更为丰富的英国驻丹那沙林专员、阿奇博尔德·博格尔上校,战争或许可以避免。
最终之战战败,国土完全沦丧
英国将下缅甸占领之后,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其他战事,英国对上缅甸暂时没有用兵企图。然而法国势力在中南半岛迅速扩张,1864年又强迫柬埔寨成为其保护国。英国感到威胁,逐渐重视起上缅甸。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