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般若性空——唐朝佛教的繁盛|聚焦

时间:2023-06-05 06:10:03 来源:顶端新闻 分享至:

引言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五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建了佛教。


(资料图)

自此之后,佛教便由印度传遍亚洲及世界各地,对多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秦朝的时候,佛教便已经传入中国了,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中国人愿意接受这一思想,一直到魏晋南北朝之时,佛教才在中国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魏晋南北朝之时,传统的儒学衰落,佛教趁机收纳了一大批教众,慢慢的发展为了具有中国色彩的宗教,直到唐朝时期,佛教才逐渐走向了巅峰。

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统治者给予了民众极大的自由选择权。

在这样的环境下,佛教凭借自身的吸引力,吸纳了大量教众,值得一提的是,佛教还得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追捧。

佛教的兴盛

佛教在唐朝走向繁盛,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宗教是上层建筑之一,与政治上的上层建筑有天然的联系。

虽然说佛教属于舶来品,但是它的兴衰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变化与百姓的社会生活。

秦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得到了一些皇家子弟的追捧,后来佛教慢慢由皇族走向平民社会,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北朝时期,已有诸多帝王都对佛教采取了支持方式,倾注人力物力发展佛教,佛教在儒家、道家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隋朝时期,统治者为了支持佛教,甚至还推行了专门的立法,佛教在隋朝的发展对后期唐朝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说唐朝是在繁华的隋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是在唐朝正式建立之前,民间仍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

统治者为了发展经济,鼓励百姓生产积极劳作,自然而然地支持了佛教以及支持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

不论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还是塑造盛世的唐高宗、武则天,都没有阻碍、排斥佛学的发展。

他们在学习佛教教义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佛教对政权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给予了诸多实际支持。

唐朝初年,李唐皇帝曾把老子追尊为玄元皇帝,对道教表示出了其他的追捧态度,虽说他尊崇道教,但是他并没有排斥佛学。

唐太宗在征战的过程中,在各个战场建立了诸多寺庙,以求超度亡灵,为死者祈福来生。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世之时,佛教在中国走向了巅峰。

唐高宗李治当太子的时候,便已经为母亲皇后修建了大慈恩寺了。

这表明他对于佛教思想是非常尊崇的,唐高宗在世之时还曾逢迎佛骨,为佛教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

武则天在成为大唐皇后的时候,也已经开始礼佛了。

她不仅对禅宗大师表现出了谦恭崇敬的一面,广交高僧,而且还在大师圆寂之后,为其办了隆重的葬礼,让后世铭记。

武则天在长安四年曾参与过一次盛大的逢迎佛骨活动,先后在长安与洛阳的宫中供养,使得当时出现了“万乘焚香,千官拜庆”的局面。

武则天是一个极其贪恋权势的女人,她对佛教的尊崇同样影响到了她的儿子身上,唐中宗二次登基之后,便延续了武则天奉佛的政策,修建了多处寺庙。

虽然说唐玄宗对于佛教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多关注,但是他并没有遏制住佛教的蔓延,佛依旧教在民间极为盛行。

经过唐朝多位皇帝的扶持,佛教在唐朝迅速发展,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佛教成为国教之后

佛教成为国教之后,使得民间涌现了一大批佛教信徒与佛僧,中央为了更好的管理佛僧,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僧团管理制度。

唐朝统治者非常尊重佛教的行为习惯,给予了僧尼火葬的权利,若是僧尼犯了罪,轻则可以不用受杖刑。

并通过度牒来抵掉一年的刑法,重罪还不会危害到家人,由此可见,僧尼的社会地位比普通民众要高出许多。

唐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理僧尼,还专门设立了相关的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不但会保障、尊重的他们的权力,也会负责管理审判监督他们。

佛教的社会地位很高且受人追捧,因此佛教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唐朝的艺术发展与文化发展。

在寺院里面打坐的僧人常常会感到身体疲惫,精神困倦,因此他们会在寺庙中放大量的茶叶。

随着唐朝的经济愈发繁荣,交通愈发便利,南茶北运成为了可能,饮茶的风气由中国北部蔓延至全国,掀起了饮茶的风潮。

茶叶进入寺庙之后,不仅成为了打坐僧人的提神佳品,而且还成为了佛诗的重要意象,佛教的信徒将佛教文化与诗词相结合,发明了许多极具禅宗思想的诗词。

例如著名诗人杜甫、王维就常将佛教原理融进自己的诗画之中。

王维被后人称之为“诗佛”,他晚年之时潜心佛教,创作了诸多有名诗画,为后世文人留下了诸多佳品。

佛教既影响着唐朝的思想文化艺术,也影响着唐朝的服饰审美,例如袒露华的唐朝服饰就极具佛教特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服饰必须要严谨、蔽体,但是佛教文化里却经常会出现袒胸露乳的男性形象,这种思想传入民间之后,也引起了百姓对袒露肌肤的追求。

例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侍女,就将长裙寄在胸前,露出大量的胸背和双臂。

我们现在看唐朝时期的壁画和塑像,仍旧能够看到许多身着轻纱裸,露肌肤的男男女女。

由于黄色和白色两个颜色充满了佛学内蕴,因此唐朝时期,黄白二色也成为了世人追捧的颜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非常忌讳全身穿着白色,因为白色被大家视之为凶色,被人们用来作为送终时所用的素色。

所以百姓一般不会穿纯白衣物,但是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黄花白花、黄衣服、白衣风靡流行了起来。

唐朝时期,百姓将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融合,设计了诸多新款服饰,丰富了唐朝服饰的内涵。

佛教的融合与衰落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唐朝时期,还出现过反佛运动,佛教在该运动的影响下,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隋唐之后,佛教出现了一种融合的趋势。佛教思想与中国的道家,儒家思想相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宋代理学产生之后,宋明理学朱熹理学便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理学在明清时期同样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与尊崇,因此佛教的生存空间便受到了挤压。

在此期间,传承佛学的佛家弟子也学习了大量儒家、道家文化,并身体力行的采用中庸之道,将佛儒融为了一体。

虽然说佛道儒的融合是宋元明清时代的主流,但是总体而言,当儒学与佛教的教义发生冲突之时,佛教仍处于下风。

通过后世人对佛教两家的不同态度,便可以看出在世人眼中,儒学仍旧处于正统地位。

自晚唐之后,佛教便逐渐由兴盛走向了衰落,并且在未恢复过元气,佛教在唐朝的兴盛是由经济原因、社会开放原因和统治者共同促成的结果。

当统治者不再采纳佛教教义、当新思想出现之时,佛教必然会受到抑制和打压,因此佛教自唐朝中期开始,由盛变衰其实是一种历史必然。

虽然说佛教如今已然没有像唐朝时期那么兴盛了,但是仍旧对国人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如今,具有中国色彩的中国佛教也成为了我国的一个文化外交手段,也期待未来佛教能够在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好吧!

参考书籍:

1.《簪花仕女图》

2.《唐史》

3.《王维诗集》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